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安全规程 > 正文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风速规定

文章阐述了关于煤矿安全规程最低容许风速,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风速规定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井下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是多少

有关规定表示:井下有害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24,二氧化氮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025,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05,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066,氨气不得超过百分之0.004。

一氧化碳(CO)的最高允许浓度被规定为0.0024%。这意味着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不得超过这个数值,以防其对呼吸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害。二氧化氮(NO2)的安全标准设定为0.00025%。任何高于这个浓度的二氧化氮都可能引发呼吸道***和长期健康问题。二氧化硫(SO2)的允许浓度上限为0.0005%。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风速规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硫化氢HS最高允许浓度0.00066%。生产中常遇到的有害气体有:致人窒息的沼气(CH)、二氧化碳(CO);爆炸性气体沼气(CH)和氢(H);致人中毒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或氮的氧化物)、硫化氢(HS)和二氧化硫(SO)等。

井下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在矿山工作中,特别是井下作业环境中,一氧化碳(CO)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极具危害性。井下一氧化碳浓度的超标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各国矿业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普遍规定了井下一氧化碳浓度的限制,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煤矿安全规程》中对沼气最高容许浓度的规定在井下各点不同。 (6)氨气(NH3) 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有似氨水的剧皋;它极毒,能 *** 人的皮肤和上呼吸道,并能严重损伤眼睛。《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其最高容许浓度为0.004%。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风速规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雾霾和煤矿呼吸性粉尘有什么联系

1、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国际尘肺会议确定的 5um 以下粉尘导致粉尘作业场所人员尘肺病的致病因子,所以人们也将尘 肺作为一种职业病来处理。

2、PM5的来源复杂,既有燃煤、机动车、扬尘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也有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经过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二次细颗粒,污染物的排放就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有说是机动车尾气排放,有说是工业污染、建筑扬尘,还有说是街边烧烤···等等,专家都说不清,罪魁祸首在逃难捕啊。

3、雾霾天气对呼吸道有影响。可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恶化或者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在雾霾天气应该尽量减少外出,戴口罩出门。雾霾天气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霾。这些微小的粉尘、化学粿粒被人体吸入呼吸道后,可附着于气管、支气管、肺泡的表面,对气管和肺泡产生***,引起咳嗽、分泌物增多,产生炎症反应。

4、呼吸道发炎的致病原主要有:吸烟、受凉、伤风、吸人粉尘、机体过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一再受到感染,导致这些管道的衬膜变厚,扭曲变窄,并被过多的粘液及管壁过度收缩而阻塞支气管,便会造成支气管炎。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指的是什么?

一氧化碳CO最高允许浓度0.0024% 、二氧化氮NO最高允许浓度0.00025%、二氧化硫SO最高允许浓度0.0005%、氨气NH最高允许浓度0.004%、硫化氢HS最高允许浓度0.00066%。

《规程》规定:硫化氢不得超过0.00066%;另外,个别煤矿井下有氨气,《规程》规定井下氨气不得超过0.004%。 有害气体 氮气:煤层中本来就有,另外井下坑木腐烂也产生一部分,氮气是井下有害气体的一种,空气中约占79% 。

井中还有会沉淀着和很多的对人体有害的废水、废渣。这些废水和废渣在井中会释放各种毒气,这样人们在下井的时候,如果说没有进行通风的话,就会出现中毒;最后,动植物腐烂形成的气体。在一些井中也会出现各种动物的尸体和植物的残枝。这些动植物在井中腐败以后也会形成一些有毒的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是指在由煤(岩)体涌出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气体的统称,生产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氢气等。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二氧化硫,它主要由含有硫磺的煤炭氧化和煤炭自燃产生,以及在含硫煤层中进行爆破时产生;硫化氢,硫化氢气体经常存在于煤层中,在落煤过程中自然放出,井下有些物质腐烂和含有硫的矿物遇到水时也可以分解出硫化氢。有害气体。

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氨等及爆炸性气体〔如沼气(甲烷)、氢气和甲烷同系物(乙烷、丙烷等)〕。在煤矿中有害气体主要成分是沼气。

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

领导小组负责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提出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并重点抓好落实工作,积极改善劳动条件。负责向劳动者发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造册登记,建立档案。

发生急性职业病,应在24小时内上报,遇有急性职业中毒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急性职业中毒的,应立即同时报告煤矿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十建立职业卫生投入保障机制。

领导小组负责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提出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并重点抓好落实工作,积极改善劳动条件。负责向劳动者发放符合(AQl05l-2008)国家标准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造册登记,建立档案。

履行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治设施和防护用品的义务 职业病防治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时保护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不遭受职业病侵害的防护装置,是搞好职业病防治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c. 防噪声、振动:隔音罩、隔音墙、、减振器 d. 防暑降温、防寒、防潮:空调、风扇、暖炉、除湿机 e. 防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屏蔽网、罩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措施。

十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推广、运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

煤矿瓦斯通常情况下在什么地方聚集?

1、首先,先说一下煤矿地的基本情况: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矿尘产生,虽然***取综合防尘措施,但仍会有部分矿尘随风漂流并沿着巷道不断沉降下来,因此,巷道周壁或物料、设备上会经常有煤尘沉积。如果不及时把这些落尘清除掉,一旦发生冲击,这些煤尘会重新飞扬到空气中,造成隐患。

2、回风巷:回风巷是将空气从井口输送到工作面,因此可能在回风巷中出现瓦斯积聚的情况。钻孔区域:进行钻孔的地方也容易积聚瓦斯,因为钻孔可能会破坏煤层,释放大量的瓦斯。煤柱区:煤矿的支护体系中的煤柱区域也可能积聚瓦斯,因为这些区域通常是煤层裂缝的聚集点。

3、瓦斯是一种由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通常存在于煤矿、天然气田、油田等地质构造中。瓦斯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地球上的碳循环。碳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地球上,包括化石燃料、生物质、碳酸盐岩石等。

4、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的瓦斯生产中易于积存瓦斯的地点有:回***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风速的顶板附近,停风的盲巷,回***工作面***空区边界处及***煤机附近。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的瓦斯,是矿井日常瓦斯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瓦斯爆炸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工作。

5、在煤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自受***动影响的煤层、岩层以及被***落的煤和岩石内向矿井下空间释放瓦斯的现象。通常用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表征瓦斯涌出的数量。

请教一些矿山消防方面的东西!

1、按照开***方式的不同.矿山分为露天矿山和地下矿山及两者联合开***矿山。 露天矿山是指在地表开挖区通过剥离围岩、表土等,***出矿物的***矿场及其附属设施;地下矿山(井工矿)则是以平硐、斜井、竖井等作为出入口,***出矿物的***矿场及其附属设施。按矿山规模大小,矿山可分为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和小型矿山。

2、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3、矿工自救与互救井下一旦发生灾变事故,由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赶到现场,矿工的自救、互救对于减少伤亡,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矿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熟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的内容,懂得井下各种事故的征兆、性质和抢险救灾的各种有效措施、方法,正确进行自救。

4、《矿山救援与地面消防基本信息》是由段绪华撰写的专著,该书由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具有独特的ISBN号码:***87502034283。该书的出版日期是在2008年12月1日,旨在为读者提供详尽的矿山救援与地面消防领域的基础知识。

5、《矿山救援与地面消防》这本书是一部实战导向的教材,它基于多年的救援经验和国内外先进的理念,详细阐述了矿山事故和地面火灾发生后的救援策略与技术。它着重讲解了救援人员在面对这些突***况时,如何做出科学决策,运用高效救灾技术,以及在救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关于煤矿安全规程最低容许风速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风速规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风速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最低容许风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