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安全规程 > 正文

煤矿安全规程对密闭的规定

简述信息一览:

【精选文档】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1、第一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建筑必须严格按照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矿井通风设施建筑标准的规定执行。第二条永久性通风设施与临时性通风设施一般按服务期限6个月和使用地点为界设置。服务期限超过6个月(包括6个月)的为永久性设施,不足6个月的为临时性设施。

2、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

煤矿安全规程对密闭的规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有效开展我矿水害防治工作,防止重特大水害事故发生,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探放水的原则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的防治水原则。

4、档案事务由办公室负责。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的保密、安全制度,确保档案和案卷机密安全。各部门应及时向工厂办公室移交应归档的档案并履行清交手续。各部门应对本部门的档案收集、建档、保管、借阅和利用负责,各单位工作完成后及时向办公室移交。

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是怎样规定的

粉尘浓度较高的场所,应配有加湿装置,使湿度应在65%以上。

煤矿安全规程对密闭的规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粉尘浓度传感器安设的主要目的是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监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卫生”章节中要求***面及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要安设。煤矿井下粉尘有多种类型:煤尘、矽尘、水泥尘。煤尘来源于***面及煤巷掘进工作面,矽尘来源于岩巷掘进工作面,水泥尘来源于巷道喷浆。

该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每月测定2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每月测定2次。这是为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粉尘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尘肺病等。每月测定2次总粉尘浓度,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粉尘浓度,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第642条规定,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避难硐室密闭门的tdaf002注意事项有哪些?

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先通过观察窗口查看过渡硐室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正在进行洗气,应等待其结束后再进入。 每次洗气人数不宜超过8人,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避难硐室正常运行状态下应关闭CO2辅助硐室门,以保持硐室内环境稳定。 使用压风供氧时,硐室内的4个压风供氧出口都需要打开。

每次洗气人数不宜超过8人。避难硐室正常运行状态下,应关闭CO2辅助硐室门。***用压风供氧硐室内共有4个压风供氧出口均需打开。***用O2供氧当O2传感器显示O2浓度低于15%或高于23%时,可缓慢旋转O2流量计的旋钮来调节硐室内的O2浓度。

煤矿消防知识安全常识

因此应该在煤矿中贴上“严禁烟火”的消防安全标志。加油站中的石油产品是易燃液体,所以也应该在加油站中贴上这样的标志。面粉厂中存在可燃性的面粉粉尘,因此也需要贴上“严禁烟火”的标志。煤气站中存储的是易燃的气体,因此也应该贴上这种消防安全标志。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D。

落实消防责任制,宣传消防知识,提高员工消防意识。 每年应保证1次消防演习。 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 煤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篇2 1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增强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快速高效应对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编制本预案。

通过消防演练,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的能力得到加强。 参与人员,特别是租赁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对消防安全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现场演练人员能有效组织、迅速地对火灾事故警报做出相应反映,对今后应对突发事件很有益处。

设备列车,配电室,皮带机头,转载机头,各类调度绞车、无极绳绞车、泵房、瓦斯抽放泵站、信号硐室、掘进机、电瓶车等地点都需要配备灭火器。

关于煤矿安全规程对密闭的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对密闭的规定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煤矿安全规程对密闭的规定有哪些、煤矿安全规程对密闭的规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