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氧化氮,以及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氧化氮含量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煤矿安全规程》对煤矿企业职业危害的管理和监测、健康监护作出了明确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做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煤矿工作对身体健康影响:慢性肺部疾病,如尘肺病曾经在矿工中非常普遍,导致预期寿命减少。在一些***矿国家,尘肺病仍非常普遍;在美国一年约有4,000个黑肺病例(其中约1,500人为前矿工),中国则每年约有10,000个新病例。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
国务院《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1、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矿井通风与矿井安全密切相关,矿井通风有以下四种作用: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保证人员的正常活动和作业。把井下有害气体与烟尘稀释到无害的程度,并排到地面。调节井下的温度与湿度,改善矿井中的气候条件。
2、矿井通风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主要***用以下三种方法: 中央式通风 中央式通风系统将主要的风井和回风井布置在井田的中央位置。这种通风方式又可以细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两种,它们通过中央风井将新鲜空气送入矿井,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
3、第一百五十二条煤层倾角大于12°的***煤工作面***用下行通风时,应当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并遵守下列规定:(一)***煤工作面风速不得低于1m/s。(二)在进、回风巷中必须设置消防供水管路。(三)有突出危险的***煤工作面严禁***用下行通风。
4、在局部通风机及开关附近10米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百分之0.4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百分之0.8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百分之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百分之零点五。
5、所以井下必须进行通风,不通风就不能保证安全和维持生产。因此矿井通风是矿井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矿井通风系统由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所决定。根据相关因素把矿井通风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
1、地面空气又称为大气,是混合气体,大气中除了水蒸气的比例随地区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外,其余化学组成成分相对稳定。一般将不含水蒸汽的空气称为干空气,它的组成成分和体积百分***别为氧气(96%)、氮气(79%)和二氧化碳(0.04%). 地面空气从井筒进入井下就成了矿井空气,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2、有毒气体。一氧化碳,这种气体主要产生在矿井发生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过程中,多存在于巷道中上部,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气体;二氧化氮,这种气体主要来源于井下放炮工作。
3、井下空气中成分有:空气成分有氮(N2)占78.08%,氧(O2)占20.95%,氩(Ar)占0.93%,二氧化碳(C02)占0.03%,还有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He)、氖(Ne)、氪(Kr)、氙(Xe)等。
4、矿井空气中往往增加有毒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氨和氮气、二氧化碳、沼气(瓦斯)、氢气等有毒、有害气体。需要用专业的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来进行时时监控。
1、卸压排放。在工艺流程完好的情况下,通过排放线将容器内的氢气排放至紧急事故火炬管线。稀释泄漏区氢气。对泄漏污染区进行通风,若不能及时切断泄露时,应***用蒸汽进行稀释,防止氢气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若泄漏发生在室内,宜使用吸风系统将泄漏的氢气排至室外,对室内进行通风置换。
2、充电结束后,电池电压将达到18V,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若氢气浓度积聚,可能会在明火中引发危险。因此,充电时务必远离高温明火,并确保在通风环境下操作。!--为了安全,应避免直接使用充电器,而是选择便携式充电器。
3、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是指在由煤(岩)体涌出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气体的统称,生产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氢气等。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4、井下充电室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回风风流应引入回风巷。井下充电室在同一时间内,5t及其以下的电机车充电电池的数量不超过3组、5t以上的电机车充电电池的数量不超过1组时,可不***用独立的风流通风,但必须在新鲜风流中。井下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0.5%。
5、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五条 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二)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4规定。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允许浓度按本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矿井中所有气体的浓度均按体积百分比计算。
1、煤矿作业场所对职业危害的防治有着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化学毒物的管控。首要关注的化学毒物及其最高允许浓度包括:一氧化碳(CO)为0.0024%,二氧化氮(NO2)换算后为0.00025%,二氧化碳(CO2)限值为0.5%,硫化氢(H2S)的浓度不得高于0.00066%。
2、盲道或废弃巷道应及时予以密闭或用栅栏隔断,并设立警示牌。(六十六)煤矿井下实施爆破后,为防止氮氧化物中毒,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m,加强通风增加工作面的风量,及时排除炮烟。人员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前,必须把工作面的炮烟吹散稀释,并在工作面洒水。
3、煤矿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事故根据其严重性分为四个等级: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具体如下:一般职业危害事故涉及10人以下的急性职业中毒,且死亡人数不超过3人。 较大事故指10人以上50人以下急性职业中毒,或死亡3至10人。 重大事故是指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急性职业中毒,或死亡10至30人。
关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氧化氮,以及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氧化氮含量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煤矿综采设备列车单轨吊
下一篇
新安煤矿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