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翼城的一个山谷中,发生了严重的煤矿爆炸事故,事故现场是位于山脚下的***库。这个约20平方米的库房,距离最近的矿工宿舍仅有三四十米,爆炸造成了直径20米、深五六米的大坑。
因矿而异,首先火药储放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硐室中规定最多可以存放16箱火药(容量384kg)、2箱***(2000)发。我们这设计的爆炸材料发放硐室全长145m,总立方量为900m3;硐室净断面积5m。
煤矿安全规程第104条的专家解读说明是这样规定的:井下爆炸材料库配风必须保证每小时4次换气量。具体的风速就没有规定了。也就是说各个库的风速就不一定一样了。你可以换算一下就知道了。
矿井维修电工基础知识 上岗条件 第1条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无证不得上岗进行电气操作。第2条熟知《煤矿安全规程》有关内容、《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和电气设备防爆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为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使用率,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给你一个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标准你看下就知道了 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 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
该方式或插盖式隔爆接合面的宽度不小于25毫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和煤炭部山西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井下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的补充规定(试行)》(1986),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接合面的宽度不小于25毫米。
1、尽量位于负荷中心,节省电缆并减少电能损耗电压损失。电缆进出线和设备运输要方便,以便安装敷设电气设备。变电所通风要良好,以便散热和降低瓦斯浓度。变电所顶底板要坚固,无淋水,以防电气设备受损、受潮。一般主变电所设置在井底车场附近,并与中央水泵房相邻。
2、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的配电装置室宜设3个出口,相邻安全出口的门间距离不应大于40m,独立式变电所***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装置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3、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应***用不燃材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6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安全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当配电室的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安全出口,相邻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40m。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工作面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总回风流中不得超过0.75%;***区回风巷、***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或者***掘工作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2、当温度过高时,人员和设备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加。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最高不得超过30摄氏度,机电峒室的空气温度最高不得超过34摄氏度。
3、因而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0 .08%,40分钟引起头痛眩晕和恶心,0.32%,5~10分钟引起头痛、眩晕,30分钟引起昏迷,死亡。 主要来源: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4、综合机械化***煤工作面,在***取煤层注水和***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其最大风速可 高于表 2的规定值,但不得超过 5m/s。 第一百零二条 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干球温度,下同)必须在 2℃以上。
5、U型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回***工作面常用的一种通风方式。 (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掘工作面串联通风次数不得超过1次。 (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井下机电硐室都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工作面不得***用下行通风。
6、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必须停止***煤,***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强制放顶措施或***空区充填架木垛措施)1第一百零六条***煤工作面***用密集支柱切顶时,两段密集支柱之间必须留有宽0.5m以上的出口,出口间的距离和新密集支柱超前的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1、.电缆悬挂点的间距:在水平巷道和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4.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5.电缆不应悬挂在压风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或滴水。在电缆上严禁挂任何物件。
2、根据《井下电缆悬挂标准》,电缆水平敷设时必须与巷道走向一致,垂直方向敷设时必须与地面成90o,即横平竖直。电缆悬挂点的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巷道内不大于2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同时掘进与回***巷道平巷悬挂不低于6m,放顶硐室及机电硐室处不低于8m,主要运输巷不低于6m。
3、三)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m,在立井井筒中不得超过6m。(四)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
4、高、低压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米,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不得小于50毫米。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但在井下巷道内的电缆,沿线每隔一定距离、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直径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边都应设置注有编号、用途、电压和截面的标志牌。
关于煤矿安全规程硐室深度和矿井硐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矿井硐室、煤矿安全规程硐室深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煤矿安全规程心得体会
下一篇
注册煤矿开采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