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设备 > 正文

煤矿漏电的危害有哪些

简述信息一览:

矿井井下供配电的工作条件及保证井下安全用电的措施是什么

1、改善的措施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移近配电中心与用电设备的距离,将原来低压长距离送电改为高压长距离、低压短距离送电,可以大大减少送电线路的损耗。

2、对该项专业职工安全教育负全面领导责任。经常深入井下现场,掌握井下供电条件的变化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并抓好落实。作为所辖范围内的检修工作直接责任者,负责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煤矿漏电的危害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a)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矿由自动化设备完成,此外井下照明系统也需用供配电,在对线路进行设计时往往会忽略了用电系统的总功率,只优化局部系统。多个设备共同运转便会超出线路荷载,导线温度升高后引发系统短路,严重者还会发生火灾事故。

4、第0.2条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第0.3条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除一级负荷***别重要负荷外,不应按一个电源系统检修或故障的同时另一电源又发生故障进行设计。第0.4条 需要两回电源线路的用电单位,宜***用同级电压供电。

5、停电拉闸必须按照油开关(或负荷开关等)。负荷侧刀闸、母线侧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电气设备停电后,在未拉开刀闸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应视有电不得触及设备和进入遮栏,以防突然来电。

 煤矿漏电的危害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煤矿安全规程》11规定,煤矿用电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高压不超过10000伏;低压不超过1140伏;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127伏;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伏;***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伏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煤矿井下为什么3台以上的开关必须设置局部接地极,而一台设备却不用

局部接地极是电气系统必须具备的安全装置,三台以上设备在十米内会形成网络,当出现设备接触电路或绝缘损坏时,将产生高压,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危险,而且也会损坏电气设备,局部接地极的作用就是把设备的接地点合并在一起,把电压平衡到最低,起到降低电压的作用,保护设备和人体安全。

要求不同。主接地中整个建筑物中只有一条接地干线,则这个主接地母线也就没必要了,接地干线同时起到主接地母线的作用。辅助接地应***用铜母线,其最小截面尺寸为6mm(厚)×100mm(宽),长度可视工程实际需要而定。局部接地一般以角钢制作,顶端削尖埋入地下。因多是打入的,常说打接地极。

法律分析:每个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无低压配电点的***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局部接地最好设于巷道水沟内,无水沟时应埋设在潮湿的地方。

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电点的***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脱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煤电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启动和停止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井下安装电气设备时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配电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煤矿井下要求局部接地极与辅助接地极的距离应大于5米 井下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 Ω。

台。《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八十五条规定,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煤矿井下电火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杜绝井下电气失爆 电气失爆最容易产生电火花,现在井下使用大量的机电设备,使瓦斯爆炸潜在危险性增加,因此应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防止电气设备失爆。

2、ExdI就是使用在井下的。I类为矿用防爆、II类为厂用防爆。ⅡC 标志是较高的防爆等级,但并不表示该设备性能最好。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不利运行条件下工作时,可能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任何部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可燃温度。

3、这些都是形象的比喻,在煤矿上是对电缆连接接头处的要求,简称“三无”:因为煤矿井下所有电气设备要求防爆,为的是防止产生电弧或者电火花,以免引起瓦斯爆炸或煤尘爆炸等灾害事故。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是指电缆接头处必须将所有的铜线封闭,严禁外露。露出少量的铜线叫鸡爪子,露出大量成束的铜线叫羊尾巴。

4、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主要有哪些?主要有明火、电火花、电器失爆、电弧或炽热金属表面的部件、放炮火焰、自然发火以及摩擦火花。6为什么井下人员要佩带自救器?当井下发生意外灾害时,在灾区或受灾区影响区域内的每一个职工都受灾害的威胁。

煤矿井下设备漏电延时长多久安全

不能超过2小时。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线路单相漏电持续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井下整定可以参照《煤矿井下三大保护细则》,先计算过载电流,I=K∑P,K是根据电压来取的,我一般660V取1,1140取0.7。短路电流I=IQE+KI,启动电流一般取6。根据不同的矿山地质及技术条件,可有不同的***煤系统与***煤工艺相配合,从而构成多种多样的***煤方法。如在不同的地质及技术条件下。

研究表明,当电流与作用时间的乘积小于50mA·s时,人体是相对安全的。考虑到防止电***因故障点电流引发瓦斯和煤尘爆炸,1***5年煤炭工业部规定了人体触电电流与作用时间的乘积的安全阈值为30mA·s,这是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技术指标的重要依据。

井下电气设备类型有几种井下电气设备类型如下: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煤矿低压漏电 煤矿低压电气设备漏电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电气故障之一。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工作条件恶劣,电气设备往往处于潮湿、高温、高湿、多尘等特殊环境中,因此,极易发生漏电事故,给煤矿生产安全带来威胁。

煤矿井下的供电系统,其安全运行依赖于三大保护措施:过流保护、漏电保护和接地保护。首先,过流保护是关键,当电流超过设备和电缆的额定值时,可能会引发危险。短路,即电流不通过负载直接形成回路,电流剧增,可能导致设备烧毁,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关于煤矿设备漏电原因分析报告和煤矿漏电的危害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煤矿漏电的危害有哪些、煤矿设备漏电原因分析报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