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煤矿安全规程尾绳检查标准,以及尾矿工操作规程国家安全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二)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12个月时进行第1次检验,以后每隔6个月检验1次。摩擦轮式绞车用的钢丝绳、平衡钢丝绳以及直径为18mm及其以下的专为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立井提升用绳除外),不受此限。
2、本题考核的是立井提升的一般性要求。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缠绕式提升钢丝绳,自悬挂起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性能检测;悬挂吊盘钢丝绳,每隔12个月检验1次;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起l2个月时进行第一次检验,以后每隔6个月检验1次。
3、⑵摩擦轮式提升钢丝绳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2年,平衡钢丝绳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4年。如果钢丝绳的断丝、直径缩小和锈蚀程度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405条、406条和408条的规定,可以继续使用,但不得超过1年。 ⑶提升及其它用途钢丝绳检查及记录,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404条规定。
4、提升带的更换周期几乎所有车都差不多,大约是三年或者六万公里更换一次。更换的同时,涨紧轮和惰轮需要同时更换掉。提升带又称橡胶提升带,是由多层挂胶织物叠包而成,带芯外一般应有覆盖胶。根据使用温度的不同分为耐热提升带和普通提升带。根据带芯材质的不同分为全棉、涤棉交织、尼龙和EP提升带。
5、百克特友情提醒提升机钢丝绳的检测周期是三个月进行一次无损探伤检测。但同时也需要对钢丝绳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因小失大。
1、动力电缆和通讯信号电缆进行分类吊挂,通讯信号电缆挂在动力电缆上方,间距大于100mm;信号电缆之间、动力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电缆钩间距5米,吊挂高度距底板不少于米;(2)巷道交岔点处电缆要顺巷帮垂直上行,在巷道肩窝处弯成圆弧,不拐死弯,然后贴顶吊挂到对帮指定位置。
2、该高度取决于安装位置。在煤矿安全规程井下电缆吊挂,电缆吊挂标准是10米以下,边线与巷道底板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电缆吊挂标准是吊挂不低于5米,水平距离不小于0.7米。在隧道内电缆吊挂,电缆应用吊钩悬挂在洞壁上,悬挂高度不能小于5m,悬挂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m。
3、井筒和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在井筒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0.3m以上的地方。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0.1m以上的地方。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4、电缆吊挂点间距:高、低压电缆间距应大于100m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间距不小于50mm。***掘工作面巷道(顺槽)内电缆必须横平竖直吊挂,电缆不得交叉、不规则绕弯。
1、在实践中多掌握安全技能,并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三不伤害”,自主保安。第四,要把安全工作落实到现场实际、落实在行动中。要将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本职岗位中、落实在现场。严格按三大规程施工,不出现三违现象,安全工作一定会做好的。
2、设立警示标志并设专人负责安全监护,有车辆通过时通知作业人员及时避让过往的火车;确保人车安全。在清理作业时,人与人之间要配合默契;注意防止因作业工具而造成的伤害。工作结束,做好参加作业人员的点名工作;统一撤离作业现场。根据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3、安装防爆门和隔爆棚等隔离设施,能够在爆炸发生时减缓爆炸的传播。 设计和维护良好的井下通风系统,确保能够及时稀释和排出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 定期进行煤尘爆炸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对突***况的能力。
4、***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开***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从事***掘工作。煤矿的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煤矿员工的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行为也会造成事故,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是防范煤矿灾害事故的基础。
5、在建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必须有防护设施。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施工现场的悬崖、陡坡等危险地区应设警示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关于煤矿安全规程尾绳检查标准和尾矿工操作规程国家安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尾矿工操作规程国家安全、煤矿安全规程尾绳检查标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下一篇
回收煤矿用各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