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安全规程第114条***用综合机械化***煤时必须遵守的规定有:(1)必须根据矿井各个生产环节、煤层地质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瓦斯涌出量、自然发火倾向和矿山压力等因素,编制设计(涉及设备选型、选点)。
2、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必须停止***煤,***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强制放顶措施或***空区充填架木垛措施)1第一百零六条***煤工作面***用密集支柱切顶时,两段密集支柱之间必须留有宽0.5m以上的出口,出口间的距离和新密集支柱超前的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3、该情况不得大于15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综合机械化***煤工作面,照明灯间距不得大于15m。其他的规定还有使用机车的主要运输巷道、兼作人行道的集中带式输送机巷道、升降人员的绞车道以及升降物料和人行交替使用的绞车道,其照明灯的间距不得大于30m。
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正在修理中的井筒,其风速不得超过8米/秒。 在梯子间四周封闭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应按照表2的规定执行。 对于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其最低风速可以低于表2的规定值,但不得低于0.5米/秒。
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第六十七条 ***用综合机械化***煤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四)液压支架必须接顶。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6、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七十三条规定,综合机械化***煤工作面照明灯间距不得大于15米。掘进和回***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生产环节,***掘并重,掘进先行,煤矿巷道的快速掘进是煤矿保证矿井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掘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能力和安全。
熟知掌握《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 和《电气设备防爆标准》的有关规定。必须熟悉所维护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特征、工作原理和电气系统原理及各种保护装 置的作用,掌握电气防、灭火知识。维修电工工作时必须着装整齐,劳保用品配备齐全。
全矿机电设备管理达到9051标准,即设备综合完好率为90%以上,设备待修率不大于5%,事故率不大于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细则要求 第六条:全矿机电设备管理达到9051标准,即设备综合完好率为90%以上,设备待修率不大于5%,事故率不大于1%。
按照国家标准GB/T 1174-92规定 。在成套洗煤机消耗过程的实际操作中,为了对浮选机的维护和检修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中国统一煤矿集团公司制定了《选煤厂机电设备完好规范》。以下是浮选机和搅拌桶或矿浆对准器完整规格的详细说明。
不漏汽 锅炉、气动设备、管路及附件的静止结合面不漏汽,运动结合面的泄露距200mm处用手试验,无明显感觉。不漏电 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使用。 7电气设备电动机、开关箱(柜)、启动控制设备、接地装置、电器、电缆及配线等符合本标准“电气设备”分册完好标准的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正在修理中的井筒,其风速不得超过8米/秒。 在梯子间四周封闭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应按照表2的规定执行。 对于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其最低风速可以低于表2的规定值,但不得低于0.5米/秒。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当工作面拥有2个或2个以上的自由面时,煤层中的最小抵抗线应不小于0.5米。 在岩层中进行爆破作业时,规定的最小抵抗线为0.3米。 当进行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的操作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应不小于0.3米。
该最小抵抗线为:从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称为最小抵抗线。《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工作面有2个或2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米;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米;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米。
在煤层中,从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被定义为最小早漏抵抗线。《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当工作面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面时,煤层中的最小抵抗线应不小于0.5米。对于岩层,这一数值为0.3米。在***用浅眼装药爆破大型岩块的情况下,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均不应小于0.3米。
其应当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距离进风巷不得小于工作面推进距离的1/3,距离返回风巷不得小于10米。同时,在爆破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在爆破作业中不会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在爆破作业期间,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和效果。
在工程爆破领域,最小抵抗线被定义为药包中心或重心至最近自由面的最短距离。 在深孔爆破设计中,最小抵抗线是一个关键参数,它影响着每米钻孔的爆破量、抛散距离以及块体的破碎效果。 最小抵抗线的长度由爆破工程的具体要求、地形条件以及药包的布置方式共同决定。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煤工作面的最高允许风速不得超过4m/s,综合机械化***煤工作面,在***取煤层注水和***煤机喷雾降尘措施后,其最大风速可超过4m/s的规定值,但不得超过54m/s。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正在修理中的井筒,其风速不得超过8米/秒。 在梯子间四周封闭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应按照表2的规定执行。 对于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其最低风速可以低于表2的规定值,但不得低于0.5米/秒。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工作面风速不小于0.25m/s,也就是说在工作面风速小于0.25m/s时,就属于微风或无风状态了。你用0.25乘以巷道净断面得出一个风量,如果工作面现有风量小于这个数,那就属于微风了(这个和风量不足定义不太一样,风量不足可以泛指实际风量达不到需风量要求)。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风速在0.25~0m/s内。一般根据工作面所需风量,工作面的温度和人的舒适程度,及工作面煤尘量、煤尘颗粒度的大小,***空区漏风量(即影响***空区的发火因素)等决定风速。
1、对国家规定淘汰和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安全保护、技术性能无法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设备要统计造册上报矿、集团公司。
2、技术管理与安全是密切相关的,技术管理指导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深人细致,严格认真,切合实际,安全生产从技术上就有保证。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的如何,主要是靠制度保证有了健全的制度约束,管理工作必然能够沿着正规化规范化的轨道进行。
3、为了规范石窟煤业有限公司机电设备火灾事故的管理工作,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矿井机电设备及安全保护设施必须取得“MA”标志,投入使用的机电设备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维护、检修制度、保养制度。
4、全矿机电设备管理达到9051标准,即设备综合完好率为90%以上,设备待修率不大于5%,事故率不大于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细则要求 第六条:全矿机电设备管理达到9051标准,即设备综合完好率为90%以上,设备待修率不大于5%,事故率不大于1%。
5、凡构成本矿固定资产的机电设备专用仪器、仪表、起重运输车辆、医疗生活设备均由机电科设备组归口管理。设备的购置事宜由本矿上级主管——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负责。
6、根据查询《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条例》信息显示:煤矿机电设备中单绳提升的楔形连接装置使用年限不超过IO年。多绳提升的楔形连接装置使用年限不超过15年。摩擦式提升机提升钢丝绳使用年限2年。摩擦式提升机平衡钢丝绳使用年限4年。
关于安全规程要求煤矿机械达到多少,以及安全规程要求煤矿机械达到多少吨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煤矿安全规程罐笼提人规定
下一篇
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