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安全规程 > 正文

煤矿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多长时间测定

文章阐述了关于总粉尘浓度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煤矿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多长时间测定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粉尘浓度较高的场所湿度应在多少以上

粉尘浓度较高的场所,应配有加湿装置,使湿度应在65%以上。

生产中,洁净室温度严格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为了破坏有利于细菌生长的条件,除清洁消毒外。洁净室分为两类:生物洁净室和非生物洁净室。生物洁净室的空气净化系统必须连续运行;非生物洁净室的空气净化系统在使用前应提前4小时开启。

 煤矿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多长时间测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全年室内温度保持在16-28°C之间;室内空气湿度要大于60%,日照时***光应符合住宅设计标准,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000ppm,悬浮粉尘浓度0.2mg/立方米,室内噪声白天不超过45dB,夜间不超过35dB 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或大气潮湿程度的标志。其大小可用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来表示。

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是怎样规定的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所有二氧化硅大于10%的粉尘,井下不得超过2毫克/立方米;所有二氧化硅小于10%的粉尘,井下不得超过10毫克/立方米。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测定2次/月;分散度测定,1次/6个月。为了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防治粉尘危害的各项规定,特制定《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

2、粉尘监测应当***用定点监测、个体监测方法。总粉尘浓度,井工煤矿每月测定2次;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呼吸性粉尘浓度每月测定1次。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

 煤矿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多长时间测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四十条之规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对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呼吸性粉尘:***掘工作面每3 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粉尘中的游离SiQ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

煤尘爆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存在能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一定浓度的氧气。煤尘的爆炸性:煤尘具有爆炸性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煤尘爆炸的危险性需要经过试验确定。

2、氧气浓度:煤尘爆炸还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通常不低于18%的体积百分比。由于矿井中的氧气浓度通常高于这个比例,因此在预防煤尘爆炸时,通常不需特别考虑这一条件。综上所述,煤尘爆炸需要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

3、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煤种不同粒度条件下,爆炸压力随粒度的减小而增高,爆炸范围也随之扩大,即爆炸性增强,粒度不同的煤尘引燃温度煤尘燃温度也不相同。煤尘粒度越小,所需引燃温度越低,且火焰传播速度也越快。空气中的瓦斯浓度 瓦斯参与使煤尘爆炸下限降低。

4、请问您问的是“煤尘爆炸的条件有哪4条吗”该条件如下: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总表面积显著增加,吸氧和被氧化的能力大大增加。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煤尘需要以浮游状态存在于空气中,并且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形成可燃的尘云。

5、煤尘爆炸的三个条件:一是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二是存在能引起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三是一定浓度的氧气。煤尘爆炸同瓦斯爆炸一样,都属于矿井中的重大灾害事故。

矿山职业有哪些危害?

1、总则 (一)为加强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保护煤矿从业人员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2、非煤矿山企业职业危害的特点:非煤矿山是一个高风险特殊行业。具有现场环境复杂,受自然条件制约,生产条件变化、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业主素质较低,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

3、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事故和触电。在非煤矿山生产过程中,选矿车间和机修车间存在大量的起重设备,发生起重伤害的几率比较大。其危害因素主要表现为牵引链断裂或滑动件滑脱、碰撞、突然停车等。

4、接触粉尘类 一般包括矿山开***、***石、铸造、石棉加工、建材等行业。粉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引起尘肺。早期症状表现为咳嗽、痰多、所短、胸部隐痛以及形体逐渐消瘦虚弱等。相信大家看完上文的介绍后,对常见的职业病有哪些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井下作业场所的总粉尘浓度每月测定几次

1、天。根据查询煤矿安全规程显示,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四十条之规定,煤矿测量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25天一次,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对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所以煤矿测量25天下一趟井。

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所有二氧化硅大于10%的粉尘,井下不得超过2毫克/立方米;所有二氧化硅小于10%的粉尘,井下不得超过10毫克/立方米。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测定2次/月;分散度测定,1次/6个月。为了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防治粉尘危害的各项规定,特制定《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

3、粉尘检测 检测方法: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检测***用个体***样方法。检测点选择: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检测频率: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3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一次。

4、所以,煤矿井下的 风速、瓦斯浓度、温度等实时监测历史数据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备份和监测日报中能查到。

5、每月至少两次。呼吸性粉尘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罪魁祸首,每个月至少要测定两次呼吸性粉尘浓度,以确保空气粉尘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主要存在于煤矿,每个月至少要测定两次,以预防煤矿工人因长期接触粉尘而出现的支气管炎和尘肺病。

6、通风区负责经常检查***、掘、机运等地点综合防尘情况及各项防尘制度和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每半个月测定一次井下各地点粉尘浓度,同时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每季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变更作业地点时应及时测定。

煤矿安全规定煤尘浓度超过多少禁止施工

1、煤尘: 游离SiO2含量不超过5%, 呼吸性粉尘浓度限制为0 mg/m3。 岩尘: 5%-10%含量时为5 mg/m3, 10%-30%时为0 mg/m3, 30%-50%为0.5 mg/m3, 50%以上为0.2 mg/m3。 Cement dust: 含量低于10%时,呼吸性粉尘浓度限值为5 mg/m3。

2、《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应符合以下标准:(1)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时,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10mg/m,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5mg/m。

3、根据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四十条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当符合表25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取有效措施。

4、a)、转载点落差宜小于或等于0.5 m,如超过0.5m,则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 b)、各转载点应实施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c)、在装煤点下风测20m内,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② 运输防尘 运输巷内应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5、然而,由于我国煤矿生产作业条件普遍较差,粉尘浓度超标现象严重,接尘人员劳动防范意识不强,导致国家、企业、职工及家庭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煤炭行业职业病形势依然严峻。 总体要求 - ***煤工作面应***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确保产尘点下风侧10m—15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大于或等于85%。

6、瓦斯和煤尘共存时,它们的爆炸下限可能会受到影响。实验证明,当瓦斯浓度达到约8%,煤尘浓度为200mg/立方米时,可能引发爆炸。在标准状态下,瓦斯的爆炸浓度下限为5%至16%。然而,在混合有煤尘或气压变化的情况下,这一条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动态的,这也是矿井降尘工作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关于总粉尘浓度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多长时间测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煤矿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多长时间测定、总粉尘浓度煤矿安全规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