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煤矿安全规程关于气体的规定,以及煤矿安全规程关于气体的规定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④矿井必须从***掘生产管理上***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当发生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处理。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人,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2、爆炸材料必须由井下爆炸材料库负责人或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人护送。跟车人员、护送人员和装卸人员应坐在尾车内,严禁其他人员乘车。列车的行使速度不得超过2m/s。装有爆炸材料的列车不得同时运送其他物品或工具。
3、一)为防止禁止入井的人员和物品进入煤矿井下,不能带出井下的物品携带出井,准确掌握井下人员数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第13条“煤矿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制度。(二)入井人员检身制度 进入井下的任何人员都必须接受井口检身员的检查。
4、第七条 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获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获得标志的产品不得使用。在使用涉及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进行论证、安全性能检验和鉴定,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激粗学甲烷检测仪。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煤矿安全规程中对作业规程、措施要求探讨 煤矿必须制定本单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
《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煤矿是高危行业,入井前要吃好、睡好、休息好,千万不能喝酒,以保持充沛精力。明火和静电可导致瓦斯爆炸及火灾,不能穿化纤衣服和携带香烟及点火物品下井。入井前要随身佩带矿灯、佩戴安全帽、携带自救器,配备不齐或设备不完好不能入井工作。携带锋利工具时,要套好护套,防止伤人。
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0.0024%;二氧化氮浓度不得超过0.00025%;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0.0005%;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0.00066%;氨气不得超过0.004%。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4%。另外,该规程对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也有规定:二氧化氮浓度不得超过0.00025%;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0.0005%;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0.00066%;氨气不得超过0.004%。
有关规定表示:井下有害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24,二氧化氮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025,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05,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066,氨气不得超过百分之0.004。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4%。另外,该规程对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也有规定:二氧化氮浓度不得超过0.00025%;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0.0005%;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0.00066%;氨气不得超过0.004%。在突出矿井开***煤层群时,应优先选择开***保护层防治突出措施。
井下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在矿山工作中,特别是井下作业环境中,一氧化碳(CO)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极具危害性。井下一氧化碳浓度的超标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各国矿业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普遍规定了井下一氧化碳浓度的限制,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1、地面空气又称为大气,是混合气体,大气中除了水蒸气的比例随地区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外,其余化学组成成分相对稳定。一般将不含水蒸汽的空气称为干空气,它的组成成分和体积百分***别为氧气(96%)、氮气(79%)和二氧化碳(0.04%). 地面空气从井筒进入井下就成了矿井空气,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2、地面空气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包围的大气,由氮(713%)、氧(90%)、二氧化碳(0.03%)、氩(0.93%)和其他微小成分(0.01%)组成。当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物理和化学变化,其成分和浓度会发生显著变化。物理变化主要表现在:气体混合:井下含有瓦斯、二氧化碳等,生产过程中会融入空气。
3、矿井空气中往往增加有毒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氨和氮气、二氧化碳、沼气(瓦斯)、氢气等有毒、有害气体。需要用专业的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来进行时时监控。
4、矿井有害气体是指矿内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氨等及爆炸性气体〔如沼气(甲烷)、氢气和甲烷同系物(乙烷、丙烷等)〕。在煤矿中有害气体主要成分是沼气。所以为了保证人员在矿井内的生命安全,现场需要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和有毒气体报警器。
5、有害气体 氮气:煤层中本来就有,另外井下坑木腐烂也产生一部分,氮气是井下有害气体的一种,空气中约占79% 。这种气体无色、无味、无臭,比一般空气轻,多存在于巷道中上部,不支持燃烧,煤矿常用它防灭火,这种气体无毒,但当氮气浓度升高时,氧气浓度相对减少,可引起缺氧窒息事故。
铁矿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和硫化氢H2S气体。铁矿井中由于处于地势较低的地下空间,且本身通风状况不佳,所以很容易积聚分子量较大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和硫化氢H2S等气体。
矿山井下气体检测标准应测定井下的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气体检测人员必须经专项技术培训,具备检测设备操作能力。
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氨等及爆炸性气体〔如沼气(甲烷)、氢气和甲烷同系物(乙烷、丙烷等)〕。在煤矿中有害气体主要成分是沼气。
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稀释并排除井下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因为井下要生产就要有人,人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
井下爆破、矿石氧化与自燃、坑木腐烂、井下无轨设备排的尾气、井下火灾等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硫化物(硫化氢H2S和二氧化硫SO2)等。
不重复,有毒气体是指气体本身具有毒性,如:氯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人或动物吸入过量,可致死;而有害气体则不一定具有毒性,如可燃性气体的危害主要是气体燃烧引起爆炸,从而对财产与人的生命造成危害,可以称为有害气体。
单井可看作一个小污染源,由众多油井组成的油区则是一个面源, 一个油田可能由多个这样的油区组成。
有毒有害气体。防止气体中毒事故,分为两类:①***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作用的气体 它是化学工业常遇 到的有毒气体。***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二氧化碳、氮气、氩气、氦气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如甲烷、一氧化碳等,在空气中,甲烷在空气中爆炸范围为5% ~15%,氢气的爆炸极限4%-70%左右,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为15%—74%。;窒息或有毒气体的浓度都有标准,如人体耐受二氧化碳浓度的极限为55%。
关于煤矿安全规程关于气体的规定,以及煤矿安全规程关于气体的规定是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济南 煤矿
下一篇
煤矿安全规程钢丝绳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