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安全规程 > 正文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解读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煤矿通风知识

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矿井通风与矿井安全密切相关,矿井通风有以下四种作用: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保证人员的正常活动和作业。把井下有害气体与烟尘稀释到无害的程度,并排到地面。调节井下的温度与湿度,改善矿井中的气候条件。

矿井通风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主要***用以下三种方法: 中央式通风 中央式通风系统将主要的风井和回风井布置在井田的中央位置。这种通风方式又可以细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两种,它们通过中央风井将新鲜空气送入矿井,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百五十二条煤层倾角大于12°的***煤工作面***用下行通风时,应当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并遵守下列规定:(一)***煤工作面风速不得低于1m/s。(二)在进、回风巷中必须设置消防供水管路。(三)有突出危险的***煤工作面严禁***用下行通风。

煤矿安全规程中对作业规程、措施要求探讨?

1、煤矿安全规程中对作业规程、措施要求探讨 煤矿必须制定本单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

2、作业规程是指在进行某一单位工程前,针对现场条件、预期目标而制定的具有法流效力的文书,它包含有该工程施工的起因、过程、相关系统、实施步骤、安全技术措施等。很明显,作业规程已经含有技术措施的内容在里面了。一般作业规程是单位里用的,而施工措施是针对某一项工程做的。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煤矿作业规程是一套详细的操作指南,旨在确保煤矿工人的安全,并提高生产效率。这些规程涵盖了从矿井的开***、运输和储存到煤炭的处理和最终产品的制造等各个环节。比如根据用户的需求,煤炭可以被加工成各种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防止发生事故。

4、《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多少

1、上述2种回风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必须符合本规程第一百条的规定,并制订安全措施,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第一百一十三条生产水平和***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准备***区,必须在***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煤工作面必须在***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

2、井下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0.5%。

3、地面空气又称为大气,是混合气体,大气中除了水蒸气的比例随地区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外,其余化学组成成分相对稳定。一般将不含水蒸汽的空气称为干空气,它的组成成分和体积百分***别为氧气(96%)、氮气(79%)和二氧化碳(0.04%). 地面空气从井筒进入井下就成了矿井空气,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4、您问的是“充电硐室产生氢气安全防范等级跟瓦斯一样吗”吧,充电硐室产生氢气安全防范等级跟瓦斯是一样的。根据充电硐室氢气管理制度可知,井下充电硐室必须按照瓦斯检查规定进行氢气浓度检测,其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0.5%,故充电硐室产生氢气安全防范等级跟瓦斯是一样的。

5、井下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 0.5%。 第一百三十二条 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应设在进风风流中。如果硐室深度不超过 6m、入口宽度不小于 5m而无瓦斯涌出,可***用扩散通风。 井下个别机电设备硐室,可设在回风流中,但此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0.5%,并必须安装甲烷断电仪。

6、一)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二)按***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各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的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风速以及温度,每人供风量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2014材料车装车标准

固定车厢式矿车装散装料时,不准超过车沿。料石装车高度不准超过车沿。装运较长的材料(超过矿车的两头插销处)必须垫好垫木再装,以保证摘挂操作。非固定车厢式矿车装料时,重心要合适,捆绑要牢固。

台车未停稳前不准挂钩起吊,轨枕离地后挂钩人员应立即离开站到安全地点。台车未停稳前,人工翻枕作业人员不准上车,翻枕前要站稳,按次序逐根进行翻转。在任何情况下不准台车边走动边作业。手工粗放轨枕要戴手套,两端要同时用力。

躲避硐宽度不得小于2m , 深度不得小于0.7m ,高度不得小于8m.躲避硐内严禁堆积物料。***用无轨胶轮车运输的矿井人行道宽度不足1m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

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二)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号。(三)严禁放飞车。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掘进工作面风筒距迎头的距离是怎么规定的

1、法律分析: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及异常区的煤和半煤岩掘进头风简距迎头不大于5米,岩巷不大于8米;低瓦斯矿井煤和半煤岩风简距迎头不大于8米,岩巷不大于10米。

2、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及异常区的煤和半煤岩掘进头风筒距迎头不大于5米,岩巷不大于8米;低瓦斯矿井煤和半煤岩风筒距迎头不大于8米,岩巷不大于10米。

3、掘进工作面风筒口到工作面的距离是有规定的,具体的距离要根据不同的煤矿和***煤工艺而有所不同。在《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了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相关安全要求,包括通风距离、截止板设置、瓦斯抽放等方面的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对轨道运输的规定

除第三编井工煤矿中第五章冲击地压防治(225~245条)、第九章第二节立井提升(393~407条)、水力***煤、放顶煤开***、连续***煤机、柔性***煤法等和第四编露天煤矿(510~636条)以外有19条对“作业规程”进行要求第四条 煤矿必须制定本单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煤矿井下运输上山:该巷道的主要作用是运输原煤,也就是皮带运输巷,至于上山是指该巷道布置形式是上坡,俗语说“上坡巷道”而轨道上山就不难理解了吧,他是轨道巷,主要负责运料,运输大型设备的上山巷道。而这两种名称的巷道指的都是***区大巷,而不是某工作面的顺槽。

有极绳运输轨道的最大倾角一般为25°。由于其运输能力有限且操作需要人工参与,因此在大型和中型矿井中,主要应用于运送材料、设备和人员的倾斜巷道。 运输设备包括绞车、钢丝绳和容器(矿车)等。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主要提升装备包括提人的绞车及滚筒直径2米以上的物料提升绞车。

关于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和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解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解读、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