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安全规程 > 正文

煤矿安全规程二氧化硫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煤矿安全规程二氧化硫,以及煤矿井下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煤矿通风知识

装有主要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安装防爆门,设置行人的安全出口。

独立通风是指矿井通风系统是独立的,没有受的其他通风的干扰。而并联通风是矿井内通风的通风方式。分区通风是将矿井分成两个区域每个区域进行的独立通风。独立通风可包括,一个工作主要通风机,或分区通风(两个工作的主要通风机)。一个矿井不可能出现整个矿井并联通风。

煤矿安全规程二氧化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矿井通风是指将新鲜空气输入矿井下,增加氧气浓度,以稀释并排除矿井中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井下必须进行通风,不通风就不能保证安全和维持生产。故矿井通风是矿井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它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 5年修订1次。 第一百零四条矿井每年安排***掘作业***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第一百零五条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 10天进行 1次全面测风。

煤矿均压通风是一种常用的通风方式,它通过调整通风系统的参数,使矿井内的通风风量在整个矿井空间内保持相对均匀的分布。这种通风方式有以下优缺点,并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优点:均匀通风:均压通风可以实现煤矿内部通风风量的均匀分布,确保各个工作面和巷道都能获得足够的新鲜空气,有效地提高煤矿的通风效果。

煤矿安全规程二氧化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煤矿自然通风的情况下,回风井进风的现象通常是由气压差引起的。这个现象是因为矿井内外气压的差异导致的空气流动。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回风井进风的原因:温度差异: 矿井地下相对于地面,温度可能较低,这会导致回风井内的空气变得比外面的空气更重,从而产生一个向下的气流。

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矿井空气中的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空气中硫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66%。硫化氢,分子量为3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 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燃点为292℃。

2、矿井空气中硫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66%。《煤矿安全规程》 第一百三十五条 (二)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4规定:甲烷、二氧化碳和 氢 气 的 允 许 浓 度 按 本 规 程 的 有 关 规 定执行。矿井中所有气体的浓度均按体积百分比计算。

3、呼吸困难;硫化氢浓度达到0.02%时,人将严重中毒,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和四肢无力现象;硫化氢浓度达到0.05%时,人将很快失去知觉,发生痉挛,如不及时抢救会有死亡危险;硫化氢浓度达到0.1%时,人在极短时间内发生死亡。《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空气中硫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66%。

4、.5%,最新的煤矿安全规程可能有要求了,可以参考一下。井下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0.5%。

5、***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氨等 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l)加强通风。用通风的方法将各种有害气体浓度冲淡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标准以下,这是目前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6、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因素产生的通风动力,致使空气在井下巷道流动的通风方法叫做自然通风。自然风压一般都比较小,且不稳定,所以《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矿井都必须***用机械通风。(2)机械通风:利用扇风机运转产生的通风动力,致使空气在井下巷道流动的通风方法叫做机械通风。

煤矿瓦斯通常情况下在什么地方聚集?

首先,先说一下煤矿地的基本情况: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矿尘产生,虽然***取综合防尘措施,但仍会有部分矿尘随风漂流并沿着巷道不断沉降下来,因此,巷道周壁或物料、设备上会经常有煤尘沉积。如果不及时把这些落尘清除掉,一旦发生冲击,这些煤尘会重新飞扬到空气中,造成隐患。

回风巷:回风巷是将空气从井口输送到工作面,因此可能在回风巷中出现瓦斯积聚的情况。钻孔区域:进行钻孔的地方也容易积聚瓦斯,因为钻孔可能会破坏煤层,释放大量的瓦斯。煤柱区:煤矿的支护体系中的煤柱区域也可能积聚瓦斯,因为这些区域通常是煤层裂缝的聚集点。

煤矿瓦斯气体主要由甲烷(CH4)组成,瓦斯通常指的就是甲烷。瓦斯积聚指的是在***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局部瓦斯浓度达到2%,体积超过0.5立方米的情况。为防止瓦斯积聚,可***取以下措施: 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主要手段。

具体来说,煤与瓦斯突出通常发生在地下较深处的煤矿中,因为这些区域的压力较大。当这些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遇到合适的条件如地质构造的断裂带等,会引发瓦斯的瞬间释放。这种释放的能量往往非常大,不仅能够抛出大量的煤体,还可能引发爆炸或冲击波。

瓦斯是怎么形成的回答如下:瓦斯是一种由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通常存在于煤矿、天然气田、油田等地质构造中。瓦斯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地球上的碳循环。

在煤矿里,它从煤岩裂缝中喷出。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热一链式反应(也叫链锁反应)。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能量(通常是引火源给予的热能)后,反应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也叫自由基)。这类游离基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

煤矿井下各种有害气体的超标界限是多少了

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0.0024%;二氧化氮浓度不得超过0.00025%;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0.0005%;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0.00066%;氨气不得超过0.004%。

一氧化碳CO最高允许浓度0.0024% 、二氧化氮NO最高允许浓度0.00025%、二氧化硫SO最高允许浓度0.0005%、氨气NH最高允许浓度0.004%、硫化氢HS最高允许浓度0.00066%。

有关规定表示:井下有害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24,二氧化氮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025,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05,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百分之0.00066,氨气不得超过百分之0.004。

井下安全知识基本常识

1、电力起爆时,爆破主线、区域线、连接线必须悬挂,不得同金属管物等导电物体接触,也不得靠近电缆、电线、信号线等。煤矿井下安全知识 要保护好各种安全生产设施、装置、安全标志牌和测量标志。严禁擅自动用不是自己使用的设备,无证者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2、煤矿开***安全知识一:井工煤矿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井工煤矿开***必须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其生产过程是地下作业,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开***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进行矿井通风,存在瓦斯、煤尘、顶板、火、水五大灾害。(1)矿井通风。

3、矿井通风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⑴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⑵把有害气体和粉尘冲淡到安全浓度以下,并排出到地面;⑶保证井下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利于工人劳动和机器运转;⑷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2“三人连锁”放炮制中的三人是指哪三人? 爆破工、班组长、瓦斯检查员。

4、煤矿电工知识 上岗要求: 入矿体检 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 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井下电工) 签订师徒合同之类,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进行传帮带 最好有机电方面的底子,要不断学习理论并逐步联系实际,直至合格。

5、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指通过入井人员携带识别卡,确保能够实时掌握所有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的系统。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准确掌握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依据。

6、安全检查的内容:《煤矿安全规程》和《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标准》。2煤矿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图纸1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2井上、下对照图3巷道面置图4***掘工程平面图5通风系统图6井下运输系统图7安全监测装备平面布置图8排水、防尘、防火、注浆、压风、充填、抽入瓦斯等管道系统图。

***爆炸产生哪些有害气体?怎样防止其有害作用

1、.化学性爆炸 化学爆炸是由化学变化造成的。化学爆炸的物质不论是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还是爆炸性物质(如***),都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系统,在外界一定强度的能量作用下,能产生剧烈的放热反应,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从而引起强烈的破坏作用。爆炸性物品的爆炸与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有下列异同。

2、危险化学物品包括爆炸品、易燃液体和气体、有毒有害物质。 爆炸品:这类物质在受到外界能量作用时,如撞击、加热或摩擦,可能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如果处理不当或防护不当,可能会引发爆炸或火警,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常见的爆炸品包括烟花爆竹、***等。

3、爆破施工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由于使用中的失误,使能量以外释放,导致爆破事故的频繁发生。 据统计,爆破事故占公路建设中工伤事故的30%左右。这就非常有必要加强爆破施工的施工管理,预防爆破事故的频繁发生。 爆破原理 ***在一定的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发生爆炸,同时释放热量并形成高热气体。

关于煤矿安全规程二氧化硫和煤矿井下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煤矿井下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程二氧化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