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煤矿开***信息化,以及煤矿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监督检查做到有法可依。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制度,是开展各项安全工作的前提条件,年初安监部便着手准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经过几个月收集、整理及校正于五月份汇编印刷成册,并在全公司进行了发放。
2、年即将结束,审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 总结 一年的得失,感触很多。
3、煤矿工人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煤矿工人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我是矿综***一队职工xx,自从我成为一名新工人以来,我一直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以下是 为大家准备的《煤矿安全科长工作总结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5、-6月,全县30个煤矿共生产原煤77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产值33580万元,完成年度***的57%。全县煤矿技改固定资产投资7640万元,完成年度***的50.9%。全县1-6月没有发生煤矿安全事故,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 (一)严格标准和程序,扎实开展煤矿节后复工工作。一是及时安排部署,严把节后开工复工验收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煤层气开发和利用,积极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有序推进煤炭转化示范工程建设,加强矿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目标五: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通过提高煤矸石、矿井水的利用率,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推进煤炭气化、液化技术的发展,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通过上述方针和目标的实施,我国煤炭工业将朝着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十一五”期间,要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对中小煤矿实施整合改造,实现资源、资产、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整合和重组。在大型煤炭基地内,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推进企业整合。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是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期。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左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煤炭行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
寻息科技煤矿井下定位系统,可对井下人员、车辆进行实时位置跟踪,全面掌握井下人员、车辆的活动轨迹。通过电子围栏功能,可实现区域人数统计和危险区域管控。人员遇险按下SOS,及时发出求救信息,大屏显示人员所处位置,同时可点击位置附近的摄像头,查看现场画面,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工作。
被困人员数量、遇险人员撤退线路等信息,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 煤矿安全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安装井下定位系统是势在必行的。只有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下去,对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加以精确定位分析,在事故发生时,才能节省大量的救援时间,将人员损失降到最低。
算。全矿人员定位系统运行不正常、信息上传中断2小时的,按重大非人身事故追查处理。个人的人员轨迹的考核由调度所负责检查,发现不正常轨迹及时通报并每人次处罚200元。安监处对调度检查进行监督,对漏检的每人次罚调度所200元,矿领导对安监处进行监督,对漏检的每人次罚安监处1000元。
第十一条煤矿应当建立领导带班下井档案管理制度。煤矿领导升井后,应当及时将下井的时间、地点、经过路线、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意见等有关情况进行登记,并由专人负责整理和存档备查。煤矿领导带班下井的相关记录和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存储信息保存期不少于一年。
1、立井井筒掘进施工时,工作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必须佩戴安全带?工作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必须佩戴安全带:(1)乘吊桶或随吊盘升降时;(2)在井架上或井筒内的悬吊设备上作业时;(3)拆除保险盘或掘凿保护岩柱时;(4)在井圈上清理浮矸时;(5)在倒矸台上围栏外作业时。
2、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用中央式通风系统的新建和改扩建矿井,设计中应规定井田边界附近的安全出口。当井田一翼走向较长、矿井发生灾害不能保证人员安全撤出时,必须掘出井田边界附近的安全出口。
3、根据中国煤炭工业规划标准,一般来说,煤炭资源埋深超过1000米就不宜开***。因为随着埋深的增加,***掘难度和成本都将大幅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安全风险和环境负担。同时,对于地下矿藏的开***,还需要考虑到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复杂因素。
4、一般不能... 现在***煤大多都是边***边塌...***空区一般不充填。多自上而下分层开***...不过分区域的多水平开***是可以的,不过这个要取决于你的煤层产状。
5、第一百零六条***煤工作面***用密集支柱切顶时,两段密集支柱之间必须留有宽0.5m以上的出口,出口间的距离和新密集支柱超前的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煤工作面无密集支柱切顶时,必须有防止工作面冒顶和矸石窜入工作面的措施。1第一百一十条近距离煤层群开***下一煤层时,必须制定控制顶板的安全措施。
6、山西煤矿的开***深度有着明确的规定,新建或扩建的大中型矿井在第一水平上的开***深度一般不超过1000米。 对于改扩建的大中型矿井,其开***深度原则上也应控制在1200米以内。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带来的安全隐患。
关于煤矿开***信息化和煤矿信息化建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煤矿信息化建设、煤矿开***信息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煤矿安全规程井下密闭要求
下一篇
煤矿设备创新改造